您好!欢迎来到赖绍松资深税务大律师网,资深税务律师&著名税法专家团队为您提供卓越的法律服务!

13681086635

400-650-5090

QQ/微信号

1056606199

 赖绍松资深税务大律师网 > 个人所得税 > 工资薪金

网络直播的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

信息来源:税屋网  文章编辑:zm  发布时间:2022-05-07 16:39:01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方式日益流行,有关的当事方——主播个人、经纪公司、平台、商家等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已经是一个颇让人感觉困惑的问题。本人基于有关税收法规,分析当事方的涉税问题,主要是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问题。

  具体包括如下问题:

  一、分析涉税问题的依据与思路

  二、主播个人的涉税问题

  三、经纪公司的涉税问题

  四、平台公司的涉税问题

  五、商家公司的涉税问题

  六、平台为商家促销的涉税问题

  一、分析涉税问题的依据与思路

  具体到某个案例,当事人是否有纳税义务或扣缴义务,经常有不同意见,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是分析问题的思路不同。因此,在分析有关的涉税问题之前,先谈点分析涉税问题的依据与思路。

  (一)分析涉税问题的依据:事实与税法

  分析涉税问题,当然是“以事实为依据,以税法为准绳”,在认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税法,分析当事方是否有纳税义务或扣缴义务。

  1、认清事实

  如何认清事实?业务决定税务,合同证明业务。认清事实关键是认清业务,最重要的方式,是看当事方签订的合同,看合同的要件,如交易标的,交易价格,各方权利、义务、责任等。在合同的基础上,参考发票、账务处理等其他因素。

  2、找准法规

  在认清事实的基础上,再去找与此事有关的法规。与此事有关的法规,既包括直接针对此事的特殊性法规,也包括普遍适用的一般性法规。有特殊性法规,先适用特殊性法规。

  (二)分析涉税问题的思路

  分析涉税问题的思路,可以按照如下的三个步骤:

  1、法规分析

  直接根据有关法规,分析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税法好比一把尺子,用税法这把尺子,去衡量有关事实,该如何处理,基本清楚。

  如果根据法规,确实无法得出结论,可以再用精神分析与法理分析。

  2、精神分析

  根据税法的精神,分析该如何处理。所谓的精神,也可以说是税法的目的,想要起到的导向,具体处理应符合税法的目的,符合税法的导向。比如,居民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超过12个月,取得的股息,才可以免征所得税。如果持有时间不到12个月,就取得股息,但是纳税人也不知道其持有时间是否会超过12个月,其所得税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先免后补,先允许纳税人免税,如果持有时间不到12个月就转让,再补税。

  二是先征后退,先征税,如果持有时间超过12个月,再退税。

  显然,先免后补更符合税法的精神。因为这一规定的导向,是鼓励纳税人长期持有,先免后补有助于鼓励纳税人持有股票。

  3、法理分析

  根据税法的基本原理,根据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关系的基本原理,分析如何处理。

  税法的基本原理,如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笔收入不重复征税等。与不重复征税对应的,是不得漏征。遇到具体问题,选用哪条原理,需要具体分析。

  税务局是行政机关,纳税人是行政相对人。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关于德发税法判决书中的这段话,可以作为处理模糊问题的参考:“根据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或者增加行政相对人义务的决定;在法律规定存在多种解释时,应当首先考虑选择适用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解释。”根据这段话,越是搞不清楚的问题,越有利于纳税人,可征可不征的,不征。

  二、主播个人的涉税问题

  主播的收入一般是通过直播带货,按照成交额取得一定的收入。主播个人的涉税问题,主要是三个:

  一是个税的纳税人是谁?是作为自然人的主播个人,还是冠以工作室名义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二是所得性质?劳务所得还是经营所得?

  三是有没有扣缴义务人?

  (一)个税的纳税人是谁?

  纳税人是谁似乎不应成为问题,但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看有关合同是如何签署的。

  1、以个人名义签合同

  如果主播以个人名义签署合同,收入直接归到自己名下,纳税人就是主播个人。

  2、以工作室名义签合同

  如果以工作室名义签署合同,无论工作室是个人独资企业,还是合伙企业,都不能直接对个人征税,而是对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如何判定所得性质?

  不同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这成为税务风险的原因之一。劳务所得作为综合所得的组成部分,最高适用45%的税率,经营所得最高适用35%的税率。被查处的几个主播,都被认为有虚构业务,将劳务所得作为经营所得逃税的问题。如何确定劳务所得与经营所得,成为主播个税的首要问题。

  1、以工作室名义签合同

  如果是以被冠以工作室名义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签订合同,主播个人是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则无论是以个独投资人还是合伙企业合伙人的身份,其所得都属于经营所得,按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以个人名义签合同

  如果是以个人名义签订合同,其所得是经营所得还是劳务所得?这个问题有点模糊,因为个税法两类所得的界定,有重叠的部分。

  根据个税法实施条例,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个税法实施条例对经营所得规定了4类,其中之一是:“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两类所得列举的细目中,都有“医疗”、“咨询”,也就是如何区分两类所得,从税法的规定,就没有彻底分清。税局在查处主播的通报中,也没有就纳税人如何虚构业务,将劳务所得变成经营所得,给出让人信服的分析。

  尽管有税务局通过12366问答或给人大代表答复的议案中,有一些可供参考的解释,如认为经营所得,一般是指有稳定的机构场所、持续经营且不是独立的个人活动而取得的所得。而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劳务活动而取得的所得。但也只能参考,难以作为征纳双方必须遵从的依据。

  3、模糊问题如何处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主播以个人名义签合同,其所得到底是经营所得还是劳务所得无法分清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书中的意见,应该做出有利于纳税人的解释,一般情况下,应按照经营所得处理。

  (三)支付方是否有扣缴义务?

  所得类型直接关系到支付方的扣缴义务。

  1、支付经营所得,没有扣缴义务

  根据《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以下简称61号公告),扣缴义务人,是指向个人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应该扣缴个税的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8类所得,不包括经营所得。因此,支付方向主播作为投资者的个独企业,作为合伙人的合伙企业支付所得时,由于属于主播的经营所得,支付方没有扣缴义务。

  如果合同与个独或合伙企业签订,但是约定款项直接支付给主播个人,支付方是否有扣缴义务?款项如何支付,并没有改变所得的性质,支付方还是没有扣缴义务。

  2、所得性质难以分清,是否扣缴?

  如果所得的性质难以分清,没有足够的税法依据,将主播的所得界定为劳务所得,支付方是否扣缴个税?按照最高法判决书的意见,不应扣缴个税。

  3、支付劳务报酬所得,有扣缴义务

  如果有足够的事实依据和税法依据,将所得性质认定为劳务报酬所得,则支付方有法定的扣缴义务。

  当然,如果主播自己销售货物,其收入属于销售货物收入,其涉税问题,另当别论,在此不再赘述。

  三、经纪公司的涉税问题

  经纪公司的涉税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增值税纳税义务、是否有个税扣缴义务、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不同的业务模式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一)中间人模式

  经纪公司一般发挥中介人的角色。帮助平台或商家介绍主播,由主播自己或其个独企业与平台或商家签订合同,经纪公司收取服务费。

  这种模式下,如果经纪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应按照6%的税率,计算销项税,其收入也是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由于不给主播支付所得,不存在是否有个税扣缴义务的问题。

  曾经有这种情况,尽管是平台或商家与主播签订合同,但平台或商家将应支付主播的劳务所得,先支付给经纪公司,再委托经纪公司将所得转付给主播,谁是扣缴义务人?平台还是经纪公司?似乎都可以,但严格按照61号公告,经纪公司是扣缴义务人,因为直接支付所得的是经纪公司。

  (二)服务方模式

  这种模式下,经纪公司直接与平台或商家签合同,自己再找主播提供有关服务,经纪公司自平台或商家收取服务费,然后再支付主播。

  经纪公司的收入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应税收入。支付主播所得时,是否有个税扣缴义务,看其与主播的关系。如果是雇佣关系,支付主播的所得就属于工资薪金,按照工资薪金扣缴个税,如果主播是服务提供方,经纪公司是服务接收方,经纪公司是否有个税扣缴义务,与对主播个人涉税问题的分析一致,不再赘述。

  四、平台公司的涉税问题

  关于平台公司是否有主播个税扣缴义务问题,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清楚。下面根据平台与商家的业务模式,分析其纳税义务。

  (一)收取服务费模式

  收取服务费模式,平台公司实际是给商家与消费者提供交易的平台,卖方是商家,买方是消费者,平台公司向在平台入驻的商家收取平台服务费,其收入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按照6%的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当然,其收入也属于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

  (二)买卖货物模式

  另外一种模式是买卖货物模式,平台公司自商家购买货物,然后再卖给消费者,平台公司的收入实际是销售货物收入,应按照13%的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

  至于平台公司与商家如何结算,不影响平台销售货物的业务性质。比如商家将80元的货物销售给平台,按照常规,平台应支付商家80元。但平台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在保证自己毛利的情况下(也称“毛保”),再确定给商家支付多少。假定“毛保”是25%,商家销售106.6元,平台可以支付商家80元,如果销售价格是90元,则扣除毛利25%后,仅仅支付商家67.5元。不管如何确定支付价格,平台都是销售货物。

  当然,如何区分业务模式,需要看当事方的合同。

  五、商家公司的涉税问题

  商家与主播的个税问题,可以参见主播个税部分,不再赘述。商家根据与平台的业务模式,有不同的涉税问题。

  (一)支付服务费模式

  如果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假定售价是100元,需要给平台支付服务费20元,平台给商家实际支付80元,这种情况下,商家应确认100元收入,支付给平台的20元,作为支出,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票,可以抵扣进项税。

  (二)货物买卖模式

  如果商家将货物销售给平台公司,平台公司向消费者销售货物,无论如何结算,按照实际自平台收取的货款,作为增值税和所得税应税收入。

  六、平台为商家促销的涉税问题

  下面通过一个涉及平台、商家与消费者的案例,进一步分析当事方的涉税问题。

  (一)案例基本情况

  A公司在B平台销售商品,B平台为吸引商家入驻和消费者在其平台消费,采取促销活动。具体方式是:

  B平台向消费者发放价值10元的消费券,消费者在平台购买A公司标价100元的货物时,支付90元现金和10元消费券即可,A公司自消费者收取90元现金,另外的10元,由平台公司支付。

  此案例涉及的税收问题包括:

  A公司增值税应税收入是100还是90?如何开具发票?

  B平台支付的10元,如何进行增值税与所得税处理?

  (二)商家与平台的涉税分析

  业务决定税务,分析税收问题,先分析业务性质。

  1、A公司的涉税问题

  根据增值税条例关于销售额的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管谁支付,不影响销售额。A公司的100元,尽管自消费者收取90元,自B平台收取10元,但这100元全部是销售货物的收入,因此,都是增值税应税收入。

  如何开具发票?给消费者开具90元的普通发票,给B平台开具税率为13%,价税合计10元的专用发票。

  2、平台公司的涉税问题

  B平台公司支付的这10元,到底是何种性质的支出?是为了促销才花的这笔钱,属于销售费用。其从A公司取得的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也可以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本文的分析,只是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实际操作中,平台或电商为促销,经常采取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模式,给纳税义务的判定带来一定困难。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在正确分析业务性质,认清事实的基础上,找到对应的法规,按照法规分析、精神分析、法理分析,总能找到符合税法规定,风险可控的处理办法。

  作者:王冬生(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



注: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赖绍松资深税务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629号-4